近日,國內領先二手車電商優信集團正式宣布完成了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領投方為TPG、Jeneration Capital、華新資本,并由華平、老虎環球基金、高瓶資本、KKR等跟投,而這也是截至目前業內融資額較高的一筆融資。數據顯示,在完成這筆融資后,優信集團所獲融資額已達近10億美元,成為行業內融資較多的二手車電商品牌。 
唯一被市場驗證的業務模式 不可否認,圍繞B端車商開展業務的優信集團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然在二手車行業樹立一定的行業地位。不過,距離優信集團上一輪融資,已經過了近兩年的時間,不禁讓人發問,在競爭對手紛紛進行新一輪融資后,優信究竟謀劃著什么? 或許,從優信去年的成績單能看出些端倪 在前不久的專訪中,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給出了幾組數據:2016年優信集團業務規模較2015年成長了3倍,交易規模37億,單月收入超過1.5億的經營業績,且在剛剛過去的16年12月份交出了單月交易突破5萬臺。 另外,戴琨透露了優信2017年的戰略目標:今年優信成交車輛將達到80萬輛,交易總規模將突破600億,營收規模將翻兩番。 通過融資數額和交易數據可以看出,優信集團圍繞B端的業務模式已經受到資本和市場認可,進而該模式也成為唯一一個被市場驗證二手車商業模式。而透過戴琨的雄心壯志也能看出這一模式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 B端車商在二手車市場堅不可摧的地位 近兩年的二手車市場,有關B2C和C2C的模式之爭從未停止,兩者之間較明顯區別的就是有無中間車商。國內C2C模式的二手車電商統一打出“無中間商”的旗號,本愿是打破傳統二手車“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環境。 可實際上,二手車C2C模式所帶來的“副作用”卻成了拖垮企業的致命因素。以前不久剛剛被收購的“C2C鼻祖”Beepi公司為例,如果要滿足兩邊C端消費者的交易訴求,平臺要承擔起從報價、上門檢測、帶戶詢價等一系列工作,這就注定二手車C2C模式的交易效率不會很高,且要消耗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這巨大的收支失衡也成為Beepi被收購的直接原因。 相反,以B端車商為業務核心的二手車B2C交易模式在“中間環節”的處理上就顯得游刃有余。在戴琨看來,二手車商在交易環節中做了整備、定價、過戶、整理庫存、提供咨詢等諸多工作,是二手車行業不可取代的角色。正如淘寶、京東正逐漸疏遠C2C模式一樣,市場也逐漸意識到圍繞B端的交易模式更能滿足消費者對于商品品質的訴求。因此,這樣極具發展潛質的電商模式一定更受資本青睞。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多數二手車賣家著急出售手中車輛,以盡快完成車輛置換,而車商則可以直接出錢將車收入,并由自己來做車檢等后續工作。這樣既滿足了個人賣家的快速出車的訴求,也提高了車輛整體的交易效率。 這種交易模式的優勢直接體現在了交易數據上。據《艾瑞咨詢2016年上半年中國二手車電子商務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二手車電商行業2C成交量達到40.2萬輛,其中B2C模式成交量為33.2萬輛,占總成交量82.6%。從2C模式電商平臺的交易量來看,B2C模式成交量份額仍占據絕對優勢,是當前2C模式的主要交易平臺。順應行業的發展趨勢,B2C模式的優信二手車業務也在2016年11月份開始掙錢。 B端為核心的二手車生態助優信占據市場絕對份額 除了B2C模式的優信二手車,優信集團旗下B2B模式服務車商的優信拍同樣沒有繞過車商,而是從扶持、規范車商的角度出發,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工具將原本的線下交易模式用量化的形式帶到了線上。 作為優信集團的主力業務,優信拍自2011年成立以來在二手車B2B領域為買、賣兩端車商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以“集中車源網上交易”模式和“查客”檢測系統為代表的創新模式與技術,既幫助車商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同時也為其提供了可觀、真實的車輛估價參考依據。 在新模式及檢測技術雙重助力下,優信拍在2016年上半年B2B模式的成交率達到了54.0%,高出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發拍量達到24.6萬輛,占據55%的市場份額,并于2016年7月實現盈利。 縱觀現在的二手車電商行業 ,由于專業投資人在經歷資本泡沫后逐漸趨于理性,導致能在高壓競爭下獲得融資的企業屈指可數。換言之,優信集團本輪能獲得如此高的融資額,已足以體現其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同時也側面證明了市場對于優信5年沉煉的認可。據透露,目前優信集團的現金儲備已超過35億人民幣,因此在經過2016整整一年的深度布局之后,優信集團必定會在2017年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