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在北京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較高可獲得11.4萬元的補貼,補貼數額今后將逐年減少,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去年的基礎上下降5%,明年則是在去年的基礎上下降10%”。近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修正了去年9月份提出的2014年和 2015年分別下降10%和20%。
與此同時,北京市科委近日也出臺了《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確定北京市財政對新能源小客車補助標準按照國家和該市1:1的比例確定,這遠高于此前蘇州與廣州地方給予的新能源汽車補助款。
然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卻在博客中爆料,北京市經委即將公布的《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不包括北京市屬汽車生產企業近期內不準備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如此一來,比亞迪、榮威等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排除在補貼范圍之外。
董揚直斥北京市不全面貫徹執行國務院的規定,“為了一己私利,更開惡例”,這反映出有關部門目光短淺,對示范應用的意義理解膚淺。
新能源汽車
想拿京版補貼需過兩關
今年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車指標為2萬輛,單位和個人各占一半,首次2月26日搖號的具體指標數量將于春節后公布。
北京科委的《辦法》提到,今年北京采取1:1的補貼政策,即國家補多少,北京市也補多少。國家和本市財政補助總額較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
以 純電動小客車為例,對續航里程(充滿一次電能跑的里程)80公里至150公里的車型,國家和北京市分別補貼3.325萬元;對續航里程150公里至250 公里的車型,國家和北京市分別補貼4.75萬元;對續航里程超過250公里的車型,國家和北京市分別補貼5.7萬元。這意味著,消費者較高可獲得11.4 萬元新能汽車補貼,購車時可以直接支付扣除補貼款后的價格。
當然,并不是所有新能源車都能在北京市場獲得政策性補貼,辦法規定,只有經過北京市經委的審核、備案,進入《目錄》的產品才能有資格享受到補貼。
基于北京新能源汽車首次搖號在2月26日,在此之前肯定會公布《目錄》,而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采訪提到,目錄上將全部是國產自主品牌汽車。
比亞迪等插電式混動
不在補貼目錄
那么,會如此前《經濟日報》披露的《北京市當期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目錄》涵蓋比亞迪E6、比亞迪、榮威550PHEV等10款車型嗎?北京市經委此前已經進行了否認,并表示截至目前還未選定相關車型。
而北京市科委的有關負責人則表示,車型的選擇采用的標準是“安全”和“服務”。“目前全中國使用的新能源汽車不足4萬輛,可供選擇的車型超過1000多個。進行車型的限定,是為了縮小市民的選擇范圍,以保證其選擇較適合的車型。”
事情真如此人所說嗎?熟悉內情的董揚在博客中爆料,有知情者透露該《目錄》不包括北京市屬汽車生產企業近期內不準備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另外,文件中引用了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的國家標準而沒有引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國家標準,也是明顯的跡象”。
董揚認為,北京市的做法不符合國務院的要求,“國務院頒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年-2020年)》明確規定,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北京市怎么可以不全面貫徹執行國務院的規定呢?”。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是繼去年9月份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之后,國內首個出臺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的城市。
實 際上,根據此前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就要求,所有進入全國新能源車試點的城市中,本地所售新能源車中,推廣應 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如設置地方性標準、地方性車型目錄等。
蘇州地方補貼偏向
本地車企與純電動車
即 使有工信部等四部委規定的享受補貼車型為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燃料電池汽車,以及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 采購外地品牌新能源汽車,但在現實中,除了北京之外,此前其它各城市在進行相關規劃時都不約而同地存在一些隱形的設置。
以蘇州為例,2012年底出臺的《蘇州市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暫行辦法》,蘇州私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可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享受純電動汽車較高4萬元/輛的補貼,并沒有提及其它新能源汽車類型。
而在補貼車型方面,蘇州市至今已經發布四批“蘇州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車型”,利用“免費車牌 財政補貼”的形式。
新能源汽車發展
需要破除地方保護
正如董揚所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意義重大,而新能源汽車目前技術不夠成熟、產業發展不充分,產品性能價格比還不足以與傳統能源汽車競爭,充電等基礎設施也亟待建設,因此需要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示范應用。
“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潮流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而北京市相關部門卻想獨占其利,排斥國內的合作,這反映出他們目光短淺,對示范應用的意義理解膚淺,”董揚認為,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系統性強、難度大,僅靠北京一市是不可能發展好的。
記者認為,當前地方政府在補貼新能源汽車范圍和產品上各自畫“圈圈”,極易造成很多車企的新能源車發展基本成了在當地“自產自銷”,也不利于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企業發展壯大,完全背離了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與初衷。
希望誠如董揚所提,北京作為首都,能夠對中央政府政策的理解深一些,在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上應該率先垂范全面貫徹。 |